文山市人民政府

普法强基补短板 美好生活法相伴——红甸乡以“法律6+N进”为载体 奏响普法宣传“交响曲”

信息来源:红甸乡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6日     点击:    
[字体: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围绕省“3815”战略和文山市“扫盲式”法治宣传教育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动员大会精神,红甸乡以“法律6+N进”为载体,奏响普法宣传“交响曲”,积极开展“扫盲式”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

一是进机关“扫盲”。重点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研究制定《红甸乡2023年行政执法培训实施方案》,由各中心(站所)负责人立足工作职能职责,结合乡情对职责领域执法情况对全体乡村干部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法治化建设,切实增强机关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提升红甸乡执法队伍工作水平。

二是进集市“扫盲”乡综治办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综合执法队等行政执法部门利用赶集日、群众会、院坝会等,通过摆摊设点、悬挂横幅、广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宪法、民法典、食品安全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对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截至目前,红甸乡共开展“扫盲式”法治宣传教育活动50余场次,发放法治宣传教育手册5000余份,覆盖群众6000余人。

三是进村组“扫盲”。通过开展法治阵地建设,打造茂克村、席草寨村两个“法治文化走廊”,将“无形”的普法宣传转化为“有形”的文化阵地。同时,以“一页纸清单”为抓手,督导各中心站所立足工作职责制作普法案例及惠民政宣传单,在春节前后广大群众集中返乡有利时机,深入各村组召开普法惠民政策宣传会,对群众关心的家庭婚姻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经济财务纠纷等热点问题,以案释法,用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

四是进家庭“扫盲”。按照“三个全覆盖”“四必到、五必访”工作要求,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结合“绿美乡村建设”“两险征缴”等入户工作,重点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特殊(困难)群体及历史遗问题涉及对象进行走访,按照“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的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当事人及周围邻居进行现场说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法治乡村、文明乡风、和谐乡亲的良好法治社会氛围。

五是进校园“扫盲”。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以学校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普法小课堂等方式,强化辖区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堂的主体作用,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织密学生法治防线,不断树牢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爱国意识,夯实接班人爱国守法根基。

六是进宗教场所“扫盲”。将法治宣传进宗教场所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宗教场所活动,利用每周五下午,集中开展法律知识宣传解读,引导人民群众知法守法、学法用法,强化群众法律意识,提升自治宗教事务管理水平,确保宗教场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为我乡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提供法制保障。

下一步,红甸乡将持续加大“法律六+N进”活动力度,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把法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切实推进“扫盲式”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程,全面营造讲文明、树新风、讲法治、守秩序的浓厚法治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