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山市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17—2020)的通知

  • 索引号
  • 文号
  • 来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日期2018年07月10日
索引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文山市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17—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5日     

 

文山市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2017—20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打好全市农业产业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结合文山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遵循“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工作思路,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壮大一批能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实实在在让贫困群众富起来,为全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打牢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聚力到户,受益精准。进一步精准确定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以产业稳定、长期受益作为帮扶边界,避免扶农不扶贫、产业不带贫,防止在实施中脱轨走样。

(二)因地制宜,产业精准。综合考虑贫困地区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技术支撑等因素,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选准特色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提高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科学设计,项目精准。正确处理好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与培育新兴特色产业的关系,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加强涵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的统筹规划,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口,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发展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确保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五)分级负责,联运联考。市级按照产业扶贫帮扶措施、资金保障、工作落实以及“6·10·5”指标对各乡镇(街道)产业扶贫目标任务进行年度考核。

三、工作目标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扶贫思路,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辣椒、万寿菊、山地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做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个种植示范基地或1个养殖示范基地,各贫困村至少参与1个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发展产业,形成1-2项支撑产业,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从事1—2项种养殖业,100个贫困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万元以上。

四、工作任务

(一)种植业

1.马铃薯产业。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要求,加大绿色高产创建力度,通过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推进马铃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发展马铃薯产业,实现增产增收。到2020年,全市计划种植马铃薯5.25万亩,预计实现产值8967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52亩;2018年覆盖带动1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215亩;2019年覆盖带动1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254亩;2020年覆盖带动1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307亩。

2.蔬菜产业。依托东绿公司、丰瑞公司、清龙农业公司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企业发展蔬菜产业,全面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发展模式,采取订单农业方式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蔬菜种植水平,创建文山蔬菜品牌,扩大营销市场。到2020年,全市计划种植蔬菜11.865万亩,预计实现产值26103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12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2003亩;2018年覆盖带动21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3502亩;2019年覆盖带动35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5715亩;2020年覆盖带动39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6333亩。

3.辣椒产业。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原则,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和品质优势,依托娘子军公司、阳佳乐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力发展以小米辣、丘北辣椒为主的辣椒产业,实现产业精准帮扶。到2020年,全市计划种植辣椒28.35万亩,预计实现产值55651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10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3042亩;2018年覆盖带动21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6462亩;2019年覆盖带动37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1115亩;2020年覆盖带动41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2408亩。

4.烤烟产业。按照“市场、质量、规范”的工作思路,在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原料供给,遵循绿色发展、助推转型升级,推进技术进步、提升烟叶质量,拓宽收入渠道、促进烟农增收的基础上,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烤烟。到2020年,全市计划种植烤烟3.63万亩,预计实现产值14012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600亩;2018年覆盖带动1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206亩;2019覆盖带动1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304亩;2020年覆盖带动1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424亩。

5.生姜产业。依托姜源公司、四季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姜产业。到2020年,全市计划种植生姜4.2万亩,预计实现产值13440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30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9204亩;2018年覆盖带动29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8962亩;2019覆盖带动33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0188亩;2020年覆盖带动35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0617亩。

6.万寿菊产业。依托云南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大产业发展协调服务力度,全面推行“订单式”、“合同式”生产购销模式,将万寿菊产业打造成为推进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到2020年,全市计划种植万寿菊5.5万亩,预计实现产值11000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18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9988亩;2018年覆盖带动10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5995亩;2019年覆盖带动10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5638亩;2020年覆盖带动10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6001亩。

7.山药产业。依托文山市红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户为主体,走抱团经营的发展思路,采取“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培训,积极引进新技术、管理措施,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发展山药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到2020年,全市计划种植山药1.05万亩,预计实现产值3501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365亩;2018年覆盖带动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407亩;2019年覆盖带动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310亩;2020年覆盖带动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335亩。

8.巴西蘑菇产业。充分发挥文山市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户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引进、培育巴西蘑菇产业发展。通过文祥巴西蘑菇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贫困户入股分红”双模式,不断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到2020年,全市计划种植巴西蘑菇426棚,预计实现产值1704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50棚;2018年覆盖带动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37棚;2019年覆盖带动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46棚;2020年覆盖带动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50棚。

9.水果产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发展适销对路水果品种,加大特色水果产业招商引资和扶持力度,突出香脆李、他披梨、橘子、桃、西瓜、葡萄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区域品牌的水果,兼顾新兴的、具有市场潜力的猕猴桃、草莓等品种,依托正果公司、红果公司、中铭公司、明春他披梨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种植,解决水果产品市场流通和销售环节,实现产业精准帮扶。到2020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8.7万亩左右,预计实现产值27426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5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2106亩;2018年覆盖带动8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2795亩;2019年覆盖带动16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6012亩;2020年覆盖带动19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7016亩。

(二)三七及中药材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抓好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围绕“基地、加工、科研、市场”四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三七规范化种植、初加工和市场交易,提高三七标准化种植程度和种植管理技术水平,推进三七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三七道地药材的质量和特色。到2020年,三七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预计实现产值75000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02亩;2018年覆盖带动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75亩;2019年覆盖带动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94亩;2020年覆盖带动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02亩。

(三)养殖业

1.生猪产业。按照“稳定发展、增量提质、扩大外销”的思路,大力扶持发展生猪养殖,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总量、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扶持标准化养殖场、肉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散养等形式,增加生猪养殖规模,提升生猪养殖效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户通过参与生猪养殖,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到2020年,全市计划生猪年出栏64.89万头,预计实现产值57667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7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2160头;2018年覆盖带动14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4561头;2019年覆盖带动16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6012头;2020年覆盖带动19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7016头。

2.肉牛产业。按照“发挥优势、适度规模、草畜配套、农牧结合、增加总量”的原则,大力扶持分户繁育,鼓励规模育肥,扶持肉牛规模养殖户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厩舍、青贮池、粪污处理设施,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到2020年,全市计划肉牛年出栏46435头,预计实现产值12900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10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1530头;2018年覆盖带动17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2690头;2019年覆盖带动27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4015头;2020年覆盖带动30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4504头。

3.肉羊产业。按照“优质高效、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原则,健全良种繁育、饲料保障、疫病防控、产品安全、科技支撑五大体系,推动羊产业可持续集约发展,不断提高肉羊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切实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到2020年,全市计划肉羊年出栏46850只,预计实现产值2343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882只;2018年覆盖带动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1265只;2019年覆盖带动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2016只;2020年覆盖带动1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2702只。

4.家禽产业。按照“龙头带动、合作经营、统一管理”的原则,推行统一供苗、统一饲料兽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家禽品种,大力发展肉禽和蛋禽生产基地及林下养殖;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养殖,转变养禽业生产方式。到2020年,全市计划家禽年出栏164万羽,预计实现产值11480万元,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20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家禽养殖40480羽;2018年覆盖带动44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家禽养殖88806羽;2019年覆盖带动78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家禽养殖156800羽;2020年覆盖带动87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家禽养殖175060羽。

(四)渔业

在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地区,积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渔业生产,重点实施稻田养鱼。到2020年,全市计划发展渔业养殖面积11240亩,预计实现产值4046万元,其中:其中:2017年覆盖带动3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011亩;2018年覆盖带动4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347亩;2019年覆盖带动6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1902亩;2020年覆盖带动7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2100亩。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围绕“每个贫困村至少参与1个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发展产业,100个贫困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万元以上”的工作目标,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探索“基层党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方式,引导农民把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市现有合作社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培育力度,规范合作社管理运营,力争引导每个贫困村至少参与1个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对现有的66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生产、合作发展、资金入股、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发展。

3.村集体经济。按照制定的《文山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空壳村”壮大“薄弱村”提质“示范村”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在100个贫困村各培育1个村集体经济,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万元以上。

(六)实用技术培训

全市计划四年累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16期8.08万人次,2017—2020年每年计划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04期20200人次。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把各方面力量调动好、组织好、协调好、整合好、发挥好。要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整体部署,分类推进。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是农业产业扶贫第一责任人,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份内职责,加强对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职能,把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当年脱贫出列的乡镇、村寨为重点,加大农业产业发展和扶持力度,真正体现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作用。

(二)强化责任压实。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级指导、乡镇(街道)抓落实”的原则,扎实推进实施。市农科局、扶贫开发局与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沟通协作、密切配合,围绕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的情况沟通与通报制度,做好与挂钩联系单位的沟通与配合,善于整合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工作活力和实际效果。乡镇(街道)要对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编制产业发展需求清单,按“抓重点、破难点,培育壮大贫困村产业”的原则,把产业扶贫工作抓实、抓出成效。

(三)强化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省、州、市扶贫资金支持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积极争取扶贫整合资金投入,重点用于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四)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中央、省、州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大力宣传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怎么帮”、“怎么扶”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活贫困人口的内在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部脱贫的目标。

(五)强化考核监督。各乡镇(街道)年度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完成情况将纳入脱贫攻坚考核,在项目实施期间,由市纪委牵头,市财政局、农科局、扶贫开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组建项目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查找和解决各乡镇(街道)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落实清单,督促整改。同时,市财政局要统筹安排解决农业产业扶贫补助资金、奖励资金;市农科局要做好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指导,确保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附件:文山市2017—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产业发展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