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西畴精神”上春晚,实小娃娃用情演绎用心传递

信息来源: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24日     作者:实验小学     点击:    
[字体: ]

——文山实验小学北校区自创情景剧《苔花开》背后的故事

“山上石头多,出门爬坡坡。石旮旯里栽庄稼,玉米种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地无三尺平,滴水三分银。春雨贵呀贵如油,秋雨满呀满地流,满地流……”一首久传的民谣,道出了西畴人的困境与愁苦。面对石漠化的吞噬和生存困境的考验,西畴人没有等待、退缩和低头。他们自强不息,意志如磐,奋起向命运挑战,向贫困宣战,用挺直的脊背托起一片精神高地,用艰苦奋斗点燃希望之光,他们在石旮旯里唱出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不朽赞歌。

文山实验小学北校区的老师们融入“西畴精神”元素创作了情景剧《苔花开》,让一群可爱的孩子带着这精彩的剧集登上了“2021•第三届文山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了“西畴精神”,激励更多的人站在新时代的精神高地上担当作为、苦干实干加油干,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在云岭大地上书写出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故事讲述了在西畴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叫赵娣的女孩因家境贫寒而不能继续上学。班主任王老师为了劝说赵娣回校,决定去家访。但不幸的是,王老师在去家访的路上遭遇雷电天气,山路泥泞,乱石崎岖,王老师被滚落的山石砸中,身受重伤。当地的村民经历这件事后,意识到要想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就只有修路。于是,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炸石、修路......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修通了路。路通了,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没有孩子因贫困而辍学。赵娣也走出了家乡,最后学成归来投入到了家乡的建设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在《苔花开》节目排练过程中,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节目最后能得以顺利地呈现,是无数人在背后努力的结果。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潘海霞、王晓梅、袁凤、邓云霞几位老师从接到春晚任务时的一筹莫展,到节目采风、构思、创作剧本及选择音乐、编排、背景、服装、道具……她们一遍遍呈现,一遍遍自我推翻,不断寻求突破,不厌其烦。几位老师在排练时不辞辛苦,认真对孩子们进行耐心细致又专业的指导,精益求精,使孩子们的表演更加完美!

精彩的表演更离不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这是一群来自不同年级的孩子,男孩们机灵、调皮,女孩们活泼、可爱。他们眼里泛着光,像清晨露水反射的日光,纯真并细腻。休息时间,他们是调皮的顽童;排练时刻,他们是最严谨的演员。为了能在演出时呈现出最完美的一面,也为了给自己一张满意的答卷,孩子们齐心协力,努力地为演出备战着……

在“2021•第三届文山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孩子们化身为聚光灯下最闪耀的明星,他们大方自信、光彩四溢,毫不怯场。节目一经呈现就备受重视,并被光荣收录至“学习强国”平台。3月5日,在文山市“弘扬雷锋精神,共创文明城市——3.5学雷锋日”活动中,孩子们再次登上舞台,将他们的小小精神远远传播。收获不负辛勤耕耘,在一次次的展演中,也在一次次的掌声中,老师和孩子们的成就都是坚持与努力最好的回馈。

“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几句朴实无华的语句,蕴含着西畴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他们用深邃眼光和坚毅的双手谱写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奋斗历程。这次展示“西畴精神”的舞台给了老师和孩子展现自我、迎战风雨的勇气,站上舞台,得到肯定,感受耀眼光芒和热烈掌声,这将给他们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他们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文山实验小学供稿

2021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