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

——2022年1月21日在文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22日     点击:    
[字体: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文山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决战脱贫攻坚、改革发展任务以及债务红线、土地红线制约,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

过去五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60.53亿元,是2016年的1.65倍,年均增长8.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47亿元,是2016年的1.29倍,年均增长5.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0.87亿元,是2016年的1.34倍,年均增长6.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70元,是2016年的1.44倍,年均增长7.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46元,是2016年的1.59倍,年均增长9.71%。2018年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

过去五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历史性成就。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0.12亿元,实现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407户6067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绝对贫困全面消除。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帮扶资金2404万元,对1827户6792人进行动态监测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示范乡镇2个、精品示范村4个和美丽乡村17个。全市151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过去五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年产量突破2亿公斤,获得“全国产粮大县”“全国产油大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10项“国字头”称号,文山三七种植系统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83个,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31%。年产60万吨氧化铝、50万吨绿色水电铝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绿色铝全产业链加快延伸,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县域电子商务网络交易109.72亿元、网络零售交易16.99亿元,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示范百佳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89%。三次产业比重从2016年的8:39.9:52.1调整为2021年的7.4:46.1:46.5。

过去五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蒙文砚、文马、文麻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142.9公里,新建农村公路510.2公里,建成德厚水库、新马房水库、深沟水库,完成“五小”水利工程1.5万件。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5%、自来水普及率达94.6%。实施农村电网改造381.08公里,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5G网络基站782座,云南白药文山5G+智慧数字工厂被列为云南省2021年数字“新基建”示范标杆项目。

过去五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96件、交办件156件。二河沟一级电站环保问题整改已通过州级复核验收。全面推行林长制,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覆盖率增长到41.4%,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历史遗留砷渣综合治理和德厚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入使用,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过去五年,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速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有效落实。“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在全州率先实现33项行政许可集中办理。试点开展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工作,企业不动产转移登记平均时长压缩至0.74天,排名全省第一。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国资监管明显加强。教师“县管校聘”“三医联动”等教育、卫生改革有序推进。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8%。新增认定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

过去五年,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市民生支出共18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67.1%。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6%。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建学校14所,新增学位2.24万个,2017年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8年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8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基本医疗综合参保率稳定在98%,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完成公建养老机构民营改革4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及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体育设施和器材安装覆盖率达97.3%。

统计、档案、文学艺术、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保密、气象、地方志、侨务、科协、红十字、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优抚安置、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征兵和退役军人事务等取得新进展,不断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过去五年,社会治理纵深推进。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高压打击态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并形成常态化,累计铲除涉黑涉恶团伙11个,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4人。畅通信访渠道,办理信访案件3621件,按期答复率达98.65%。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工作,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过去五年,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老山精神”和新时代“西畴精神”。办理州、市人大代表建议852件、政协提案941件。各类巡视巡察及督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不断提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选派5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派出基干民兵10批580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110名对口支援马关边境疫情防控。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实现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工作体系全天候高效运转。完成市医院发热门诊、移动核酸实验室建设,公共设施平急两用准备就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日单检能力达1.59万人份,累计完成核酸检测51.63万人(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25.19万剂,覆盖3岁以上人群57.15万人,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和州委、州政府文山市工作专题会议精神,为实现“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财政总收入增长10.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49%,各项贷款余额增长7.3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10.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转型升级,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总产量达2.37亿公斤。实施“一县一业”创建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8.9亿元。建成“6个100工程”示范园16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9个。三七、绿色铝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综合产值预计达133亿元。氧化铝、绿色水电铝产能达181万吨,铝产值89.81亿元。全面落实“十百千万”工作部署,完成旅游收入66.1亿元。

二是持续扩大投资,重大项目稳步实施。建成乐竜、红甸中型灌区水源配置等项目141个,总投资154.8亿元。启动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平坝风电场(一期)等项目86个,总投资314.7亿元。落实“一把手”招商工作机制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领导负责制,成功签约项目投资协议16个,协议投资217亿元。

三是强化品质提升,城乡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43.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8.1%,城区绿化覆盖率38.48%。城市更新改造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被推荐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首年综合测评获全省县级提名城市第6名。乡镇“两污”治理加快推进,建成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8座,新(改)建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39座、农村卫生户厕2380座,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城区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省、州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及单位GDP能耗目标任务。

五是对标群众期盼,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力推动停工学校复工建设,已完成市十一小、十二小、十三小和三小(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产儿病区主体工程建设。整治销号房地产开发项目历史遗留问题104个,销号率73.2%,复工“烂尾楼”项目8个,复工率66.7%。全力破解债务制约,降低债务风险等级目标锁定,打通申报专债项目通道。实施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8个,完成城镇建设用地组件上报批次7个,全市违法占耕比例降至15%以下。

各位代表,2021年工作取得的成绩,为三届市人民政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定,为第四届市人民政府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我们经受住了疫情等各种风险考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正确贯彻中央、省、州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积极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鼎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驻文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向上海市静安区、哈电集团,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文山市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忧患意识,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市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形势严峻,疫情防控压力大。二是产业发展散、小、弱问题突出,规上企业少,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优;园区建设进展缓慢,企业投资动力不足,重点项目引领发展作用不明显;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项目较少。三是基础设施短板较多,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创建常态化机制还未形成,监管执法不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垃圾等环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四是民生保障不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民生领域短板多,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得到全面解决,庄红线、民族大剧院等停工项目仍未复工。五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自然资源、城乡管理等领域矛盾纠纷频发,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难度大。六是营商环境有待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投资增长乏力。对此,我们一定正视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逐一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用好用活用足新时代支持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活力新文山,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打造世界三七之都世界三七看中国,中国三七看文山。依托文山独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建立全球三七种质资源库和三七产业智库,牢牢占据三七产业发展制高点,着力解决三七高效轮作问题。突出高端化、品质化、规范化,构建三七技术与质量标准体系,推广“三标”联用,发挥好龙头企业作用,建好文山三七创新科技示范园,高品质打造古木三七特色小镇,加快三七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建设三七文化传播平台,规划建设文山三七博物馆,推动文山三七种植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园区内培育2家AAAA级景区。全力推进并完成国家级高新区申报工作,做大做强云南白药、天士力三七药业、七丹药业公司、三七集团等已落户的龙头企业。引进50户以上企业入园发展,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户、产值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4户。到2026年,园区产值达570亿元以上。

——打造绿色铝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依托全国唯一的绿色铝全产业链优势,瞄准高端化、规范化发展方向,全力争取50万吨绿色水电铝(二期)和铝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做好铝精加工项目要素保障,加速引进一批铝产业下游企业和技术,加快绿色水电铝就地转化步伐,实现铝水最大限度就地转化,不让一滴铝水流出文山市。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再生铝生产,引导铝加工企业发展废铝保级回收,构建闭环回收体系,推动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绿色铝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到2026年,实现铝工业增加值达160亿元以上。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全市17个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全覆盖,机关、村、社区、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等重点单位场所创建覆盖率达90%以上。把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植群众增收致富产业,拓宽收入渠道,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2025年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当好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推动全市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实现绿色转型,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地表水稳定在国家Ⅲ类标准以上,土壤污染风险持续有效管控。以城市建设为载体,加快文砚同城化步伐,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确保2022年创卫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确保2023年创文成功,同步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等“七城同创”工作,将文山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建成蒙文铁路、文山绕城高速、锁龙桥水库、500千伏柳井输变电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重点加强绿色铝、三七全产业链招商,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向文山聚集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文山、法治文山,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2022年工作重点

2022年是新一届市人民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健全《文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文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体系,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持续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基层网格化管理,落实“四早”要求,加强隐蔽性传播风险防范,突出抓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以及冬春季、春节等重点季节、节点疫情防控。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控,持续做好对口支援马关县边境疫情防控,严打跨境违法犯罪,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抓好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物资储备等各项工作,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二)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攻坚

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严守115万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3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2.3亿公斤以上。加快6.6万头肉牛养殖、9.7万亩高端稻谷、9.7万亩绿色有机蔬菜、28.1万亩辣椒、8.26万亩道地中药材、11.24万亩水果6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引进2家产值过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95户以上。依托云南文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德厚水库周边北部乡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全力打造一流绿色食品牌,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个,实现农业增加值31亿元以上。

推动三七产业发展立足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实施绿色三七种子种苗示范基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文山三七产地初加工等“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项目8个。推进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现代中药材产业示范园、文山三七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抓好三七质量监管,开展三七打假和市场整治专项行动,推行统一清洗、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开票“五统一”和规范税收、治安、市场、物业管理等秩序,守住质量“红线”。

推动绿色铝产业发展。努力克服有序用电、能耗双控对工业发展的影响,着力抓好铝产业发展,推动绿色水电铝延链补链,完成文山铝业年产15万吨汽车轻量化及轨道交通通用高端铝合金材料项目建设;推动年产50万吨绿色水电铝(二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年产15万吨铝合金建筑型材料、20万吨铝扁锭、50吨金属镓回收项目招商引资,开展3万吨高白高纯精细氧化铝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

推进园区规划建设。完成省级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国家级高新区申报工作,积极推动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建成烟叶复烤厂技改、七丹药业深加工生产线等3个项目。启动综合供水、企业服务中心、火炬大楼、正鼎生物等1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以上。实现三七产业园区总产值增长2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以上。完成马塘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园区实体化赋能,做强园区平台公司,盘活园区资源和资产,加快实现“腾笼换鸟”。完成500亩铝产业精深加工用地开发项目,推动甲马石片区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不断提高固废利用率,全力打造云南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中心。实现马塘工业园区总产值增长17%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6%以上。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果蔬批发市场、城南智慧农贸市场、花果洞大型机械交易市场3个专业市场建设,开展金洞物流商贸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中骏世界城、壹然天街、七都古镇3个商业综合体建设,提档升级餐饮住宿、商业服务、文化体育等服务业。继续实施“文品入沪”“文品进京”等“文品出山”工程。依托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做大网络销售,实现农产品网络交易额占农产品产值30%以上。

推动旅游业发展持续推广“一部手机游云南”,推动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加快江山文和·柏尚酒店、开花城大酒店2家高星级酒店及10家精品酒店和特色民宿建设,建成100公里绿道和700公里花带。加大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力度,创建平坝历史文化名镇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完成旅游业收入70亿元以上。

(三)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攻坚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蒙自至文山铁路,加快丘北至文山高铁、文山绕城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复工建设庄红线、27个贫困村道路等项目。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文山至平坝三级公路改造,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160公里,推进文山市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湾子寨水库主体工程,持续推动锁龙桥水库、大箐水库、水结水库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解决平坝镇、德厚镇、小街镇等9个片区2.71万人供水保障问题,构建多源互补、区域互供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00千伏柳井输变电站、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优化电网配置。加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力度,重点推进平坝风电场和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建设,提高新能源普及率。实现大黑山至马塘、文山至砚山输气管道顺利通气,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文山市数字城市试点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支持通信企业加快布局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新建4G、5G基站190座,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推进文山铝业5G数字化工厂、智慧农业数字化物联网信息平台建设。

(四)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攻坚

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完善教育、卫生等城市所需补短板,全力支持、服务文山学院迁建和科教创新园区建设。以文砚生态走廊项目为抓手,推动“文砚同城化”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突出“六大工程”,围绕“10项攻坚任务”,完成东山公园、30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加快推进西山中寨、建设街等片区棚户区改造,提速环东、环西两线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启动开化中路等特色街区、西华公园、4个高速公路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实施东山、西山面山绿化美化行动。完善城市路网布局,实施龙井路等20条市政道路建设,常态化开展老旧路面修复,改造人行道路19条24.8万平方米。广泛进行绿地增补绿地建设,打造适合公众日常休闲的口袋公园、袖珍广场8个以上。实现城市中心及周边绿化亮化。

强化城市综合治理。深化拓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取得更好成绩,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美丽县城等创建实现争先进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启动智慧城管二期、智慧社区试点,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快城区排水防涝工程、餐厨垃圾收运、垃圾中转站外迁等项目建设。依法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七小行业”等难点问题,实现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1个。

推进盘龙河综合治理。完成污水直排口及雨污混流管道改造、污水一体化应急处置项目,加快推进城北综合治理示范段项目,启动城南示范段和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逐步把盘龙河及周边建成文山城区最美丽的城市主轴。

(五)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攻坚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落实五年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充分发挥“一平台三机制”作用,按月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现“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持续开展“扶志扶智”行动,形成激发内生动力长效机制。深化上海静安区东西部协作、哈电集团定点帮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和社区管理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启动建设马塘镇、德厚镇、古木镇、平坝镇、东山乡5个示范乡镇,布都村、德厚村等14个精品示范村以及36个美丽村庄,举全市之力重点打造红色美丽洒戛竜(德厚镇德厚下寨村),将其建成云南最好、最美、最幸福的农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4650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29座。完成7个乡镇“两污”设施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激发农民增收致富潜力。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启动以马塘镇、德厚镇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新平街道迷洒片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实行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发展庭院经济、乡村旅游,强化乡土人才培养,引导群众就业创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村集体经济提升行动,确保151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持续稳定在5万元以上,5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10万元以上。

(六)全力推进深化改革攻坚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招商项目代办、驻企服务员、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常态化开展市级主责审批部门向招商引资企业述责、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解决好企业融资难、用地难、办事难、审批难等突出问题。制定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和招商引资政策兑现方案,明确时限逐项办结。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援企助企等政策。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继续巩固国企改革成果,将2家国有集团公司发展成为总资产规模超300亿元的企业,着力提升企业信用评级,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推进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云南试点)。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行政执法、财税体制、地方金融、能源领域等改革。加强双创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发展壮大,申报高新企业2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支持力度,培育高田三七、华信三七、金三奇药业等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10户,培育云南白药七花公司、特安呐公司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0户,围绕重点产业培育3至5家上市后备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在文山市设立“总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生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提升更高水平开放。坚持“一把手”招商,落实市级领导挂钩联系重大招商项目机制,突出产业链招商、重点区域招商、以商招商、以商引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重点产业项目5个,完善项目联合审查、挂钩包保等制度,新增及结转经济合作项目25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

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用好用活国家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加快追栗街镇全域土地整治试点项目。积极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用地500亩,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350亩以上,依法推进“两违”整治,遏制违法占耕行为。用活土地指标,做到“熟地出让”“拿地即开工”。

(七)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攻坚

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狠抓秸秆焚烧治理、工业合法排放、建筑施工扬尘管控,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99%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盘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暮底河水库、德厚水库及重要河湖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抓好重金属及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管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以上,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1.9万亩以上。启动姑娘寨至塘子寨片区生态修复。持续推行林长制,开展全域绿化,推进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新增绿化0.5万亩、营造林5万亩以上。继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反馈问题整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鼓励绿色低碳出行,营造低碳生活新风尚。

(八)全力推进民生短板攻坚

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就地就近就业行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次)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完成市二小迁建、市三小和市三中改扩建,启动市十四小、市十五小建设,确保教育停工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全面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加快质量提升11条措施,深化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抓好“双减”政策落实,加快学区化、一体化办学,推进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优先关爱教师,严格清理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为教师减负。

推进健康文山建设。完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加快市人民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创建步伐,有序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层医疗资源。持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促进“三医联动”提质增效。加强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应急救治能力。统筹计划生育、妇幼健康、老龄健康、人口均衡、爱国卫生等工作,全面完成健康文山行动工作目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各项社保改革和社保费缓缴政策,推进全面参保计划,抓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关爱关注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城镇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和志愿服务。逐步补齐养老短板,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养老。

打造州府文化名片。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工程和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加强对三七文化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重组提纯三七文化元素,用情用力讲好三七故事,擦亮三七文化金字招牌。重点传承保护好乐西土戏、纸马舞、神灯舞、三眼土洞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洒戛竜、丫呼寨等红色资源,做好红色基因挖掘、保护、研究、推介工作;加强楚图南故居修缮保护。启动盘龙河沿河文化走廊,打造盘龙河“文化带”,培育桥城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九)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攻坚

积极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巩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全力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在提升已有16个示范点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民族特色亮点,打造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9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努力建设平安文山。巩固常态化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打击成效。打好第五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食品安全“六大放心工程”,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文山”,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着力防范债务风险以持续降低债务风险等级为目标,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保障合理融资需求,坚决杜绝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和担保,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拓宽收入渠道,加快清理盘活政府闲置资产、存量资产,将更多资产转化为可用财力,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强财政运行保障,兜牢“三保”底线。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释放财承空间,支撑急需项目。

全面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持续整治房地产领域乱象,全面完成改水、改电、办证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推动仟浩·尚城、顺城百世兴、古德水岸二期、金源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4个“烂尾楼”项目复工建设和喜得冲水韵墅违建别墅专项整治。建立完善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不断规范房地产行业秩序,推动房地产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做好优抚安置、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征兵和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统筹推进统计、档案、文学艺术、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保密、气象、地方志、侨务、科协、红十字、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力抓好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聚焦文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加强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效能建设、廉政建设,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各类巡视巡察及督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

(二)持续加强法治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开展“八五”普法。依法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检察监督、司法监督,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落实政府重大决策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认真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每年安排1000万元,切实解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民生问题。

(三)持续加强效能建设。把能力建设作为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拉高标杆,争先进位”的比拼意识,用好“三个工作法”,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平台建设,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着力构建“清”“亲”政商关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绣花功夫”落实落细每一项民生工程,用“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好每一件实事。

(四)持续加强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州实施办法,加强对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监管,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底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坚决肃清付加兴、黎家松、杨传辉等恶劣影响,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文山之干”坚定走好文山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